“朝朝一炉香,步步生莲花”。时值寒冬,瑞雪即临,磁州窑博物馆于12月5日,特别推出了“无处不生香——磁州窑行炉特展”。本次展览共展出磁州窑唐代至金代行炉128件,其藏品数量之大,釉色之多样,纹饰之丰富,是研究磁州窑的发展创新史以及古代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系。
前言 佛教认为“香为佛使”、“香为信心之使”,焚香几乎是佛事活动中必有的内容。佛教中有一种修持为"行香",即手捧香炉围着佛像绕行三圈、七圈或更多,因香炉既可以固定放置使用,也可以手持行走使用,故称为行炉。唐宋时流行使用瓷质行炉。 行炉是从佛事香炉中逐步演化而来的。它起源于一种被称为"鹊尾炉"的器物。《法苑珠林》载:“香炉有柄者曰鹊尾炉。”鹊尾炉的造型源于西亚,后由印度传入中亚。国内的鹊尾炉最早见于甘肃永靖县炳灵寺69窟西秦壁画中。南北朝的造像中常见这种器物,甘肃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礼佛供养人也多执此器。到宋辽金时期仍沿用此名,如北宋苏轼就有:“夹道青烟鹊尾炉”的诗句。 现存出土及传世的鹊尾炉较少,并且多数为铜架或银架,如河南洛阳龙门唐代神会塔基所出的鎏金铜鹊尾炉、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的唐代铜鹊尾炉、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银鹊尾炉等。在宋代名画《番王礼佛图》(现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)中,绘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、番王朝拜佛像的场景,其中一人手捧行炉,与磁州窑出土行炉一模一样。在北宋时期,随着陶瓷业的兴起,行香所用的鹊尾炉已由金属器演变成瓷器,且炉身不再有执柄。因瓷器成本的降低,很多以前只有王公贵族或特殊人物和特别场合使用的器皿,也普及到了民间。在观台磁州窑遗址考古发掘中,出土了大量的行炉,反映了当时社会焚香礼佛的盛行。金代,新出现了绿釉行炉、三足行炉和薰炉等。 磁州窑行炉脱胎于唐代鹊尾炉,宋金时期达到鼎盛,元明清被香炉取代。磁州窑行炉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盛行,体现了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。这些兼具美观和实用性的行炉,凝结着磁州窑工匠们的心血,也寄托着他们追求真善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精品赏析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