磁州窑红绿彩善财童子赏析 作者:张丽萍 磁县观台窑从初创到鼎盛至衰落,经历了几百年的过程。金王朝入主中原以后,政局相对稳定、城市商品经济持续繁荣、市井文化高度发达的历史背景下,磁州窑走向兴盛,金代瓷器因品种多,工艺高,质量好的特点日益明显,以瓷枕、红绿彩人物、黄绿釉脊饰为典型代表。这一时期,彰显粗犷豪放、清新质朴的草原文化与推崇平淡高雅、温柔内敛的中原文化相互碰撞、相互交融,红绿彩人物成为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代表。 最近和藏友们交流磁州窑时,无意中发现了他的藏品里有一件金代磁州窑红绿彩器物,那是一件磁州窑生产的红绿彩善财童子立像,看到童子的面相,让我感到心灵的震撼,你能感觉到窑工们用心极细,立像身高27厘米,童子的发饰为“鹁角”有五个抓鬏,红色系绳、黑彩点眉眼,高高的鼻梁,红彩点小唇相似翘起的元宝,脖子上戴黄色佛珠,双手合十,双腕上戴一对黄色镯子,肩上有红色披风,披风上的飘带至上而下,直至脚面,腹部穿有红色印棱形方格子花包肚,胸及腹部有带子打花结,下身内穿红色短裤,外裹绿色黑花裙子,腰系带子至脚下,赤脚踩在双层莲花座上。这件善财童子立像,面带微笑,慈眉善目,纯洁无暇,是红绿彩童子造像中极为少见的珍品。 该器物属于磁州窑红绿彩,胎色灰白,模制中空,施化妆土,先用黑彩点出眉眼、发髻以及童子身上莲花座上的黑色线条。装饰工艺为釉上彩,罩透明釉第一次入窑高温烧成,温度大约在1200度,在第一次烧好的基础上,分别用红、绿彩装饰,二次入窑用低温烧制,温度大约在700度。红绿彩是最具特色的磁州窑陶瓷产品之一。它以鲜艳靓丽的装饰色彩,自由飘逸的制作方法,豪放洒脱的造型风格深受世人喜爱。 红绿彩是瓷器釉上彩之一,是北方磁州窑系所开创的一种装饰方法。用毛笔蘸红、点绿彩釉料,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绘花纹,俗称画红点绿,然后置于700度左右的炉中烘烤,使釉料烧结在釉面上。以往的窑址调查发掘中,白釉红绿彩在宋、金地层出土比较丰富,如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考古发掘时,金代地层中出土了红绿彩童子像标本,峰峰矿区的临水三工区也出土了很多红绿彩器物的标本。同时,在河南禹县扒村窑及新安城关窑、山西淄博窑等窑口均出土过不同类型的红绿彩器物,可见生产白釉红绿彩瓷的窑口虽然较多,但生产量相对少,在金代比较珍贵。红绿彩瓷的装饰工艺的成熟开创了在釉面上彩绘的方法,为瓷器装饰打开了一个新局面,并逐步代替了其他装饰方法,可视为明清彩瓷的前身。 善财童子来源于佛教‘大方广华佛华严经’的入法界品,其经共八十卷,入法界品占二十卷,全品叙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就是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者,可见其重要性。关于善财童子的来历民间说法颇多,但在佛经中记载,善财童子出生之时,有诸多珍宝降临,因此取名为“善财”,实际上善财是佛教菩萨名,为梵文的意译。在佛教寺庙中,可看到观世音菩萨像左侧立着一个天真活泼的可爱童子。在大足宝顶的“卢道场”窟内,石壁上刻着童子。在重庆市罗汉寺的摩崖石刻普陀岩上,都刻有童子。大足白塔内壁上雕刻有五十三幅图案、每幅图内有一个童子。这些童子形象就是我们要介绍的善财童子。总之,善财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寓意着招财进宝、平安祥和。 这件红绿彩善财童子立像器形完整,制作精细,保存至今实属不易,善财童子是“善”财运的象征,寄托着人们对于生活富足的美好向往。 来源:中国文物报
|